|
 |
|
|
造粒塔滑模新建施工技術 |
日期:2010-7-27 16:55:37 編輯: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: |
造粒塔滑升模板的構造及組裝,對施工過程中鋼筋的綁扎、焊接,混凝土攪拌,模板的滑升以及水平、垂直、扭轉的測量與調整等內容進行了較詳細的論述。 關鍵詞:造粒塔,滑升模板,施工工藝 1 工程概況 該項目造粒塔塔體的直徑為19 m,塔體高度84.5 m;塔頂為噴淋間,支撐結構為2根勁性梁。樓電梯間與塔體隔離,中間通過過道連接,樓梯平臺和樓梯均為鋼筋混凝土結構。 2 倒模施工 造粒塔塔壁變截面以下采取倒模施工,采用定型組合鋼模板和腳手架,模板背楞使用的腳手鋼管應根據造粒塔的弧度進行壓制,并放實樣矯正,保證弧度的準確。 1)造粒塔內搭設滿堂腳手架,一次性搭設到約6 m高;塔外搭設雙排架,跟隨倒模施工的高度進行搭設。 2)隨著塔內滿堂腳手架進行內層鋼筋綁扎,然后將內模板支設到腳手架高度。 3)內模板安裝完后應進行橢圓度和垂直度矯正,矯正完后的模板應立即進行固定。 4)外層鋼筋綁扎到約1.8 m高,進行外模板的支設,外模板的支設高度為1.5 m,檢查合格后進行混凝土澆筑。 5)塔體隨后的施工按照每層1.5 m高進行逐段倒模施工。 6)內外模板采用對拉螺栓固定和保證截面尺寸。 7)每次外模板安裝前,先將混凝土表面按照施工縫的要求進行鑿毛,并將鋼筋表面的混凝土漿和混凝土表面的殘渣清理干凈,在澆筑混凝土前將混凝土表面澆水濕潤(模板內不得有積水),混凝土接槎用同配比水泥砂漿(厚約50 mm)。 8)倒模施工時,最上一層模板不得拆除,以保證混凝土的接槎質量。 9)模板在安裝之前應涂刷脫模劑。 3 滑升模板的構造及組裝 1)組裝程序。搭設組裝平臺→組合鋼梁順序就位→內圍圈安裝與臨時固定→提升架就位→綁扎第一段鋼筋約1.8 m高,掛內模板→外圍圈、外模板安裝、操作平臺檁條、方木、平臺板安裝,隨升井架就位,油路布置→千斤頂安裝、外挑架安裝→支承桿安裝→試滑升后安裝內外吊架→正;。 2)組裝平臺的搭設。組裝平臺由筒體內外搭設鋼腳手架后鋪設δ=50 mm厚跳板組成。筒體內、樓電梯間內搭設滿堂架,立桿@1 500 mm,水平桿間距@1 800 mm;外側搭設1.5 m寬雙排架,水平桿間距@1 800 mm。外側立桿高出1.5 m后,增加一道環向水平桿并滿掛安全網。正的方法是偏扭一方的千斤相對提高1 cm~3 cm,糾正量不宜過大,以免矯正過正。從施工中的六個墩來看,由于操作人員認真負責,最大墩偏差在12 mm左右。其他都在10 mm以內,效果很好。 3 滑模施工的優點及其改進 3.1 優點 1)速度快。全橋六個墩總高262 m,一個班次作業,70 d時間全部完工,平均日進度在3.74 m,最高日進度曾達到6.5 m。2)工藝簡單。只需在開工時組裝好支架和模板,安裝好千斤頂和控制臺,省去了翻模施工中每日不間斷的抄平、放線、支模、拆模、校模等一系列工作。3)節省資金。省去了翻模中的滿堂支架、模板的周轉、支模、拆模,節省人工。 3.2 需要改進的問題 1)模板的改進。當時施工采用的是組合鋼模板,由于接縫較多,模板本身撓度、剛度都低,施工中出現小的凹凸不平,給抹面造成很大困難,如能定做異型鋼模,則混凝土面會平整很多。2) 在系梁部位預留鋼筋,可一氣滑到蓋梁底部,然后再二次澆筑系梁,這樣做有兩個好處,一是工程進度加快,二是混凝土的外觀整體效果較好,因為在澆筑系梁部位時可以做到不停留,所以不會留下施工縫;T诟叨帐┕ぶ袃瀯莺艽,機械化程度高,工程進度快,施工占地少,現場整潔,工程造價較低,但有一個缺點無法克服,混凝土外部需要人工抹面,這就要求操作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能和較強的責任心。但滑模施工在高墩施工中具有翻模無法比擬的優勢,有很大的推廣價值。組裝平臺立桿下的基土夯實后,鋪墊50 mm厚木板。木板應鋪設平整、牢固,以滿足精度與安全要求。 4 滑模施工工藝 4.1 鋼筋的綁扎、制作與焊接 1)鋼筋制作。應按下列要求進行:豎向鋼筋制作長度不超過5.0 m,水平長度不超過7.0 m。對樓電梯間部分,豎向鋼筋制作的要求與筒體相同,水平筋以能穿過提升架為原則,凡穿不過的 都要進行修改,變為搭接連接,搭接長度應滿足設計或規范要求。 2)鋼筋綁扎;,鋼筋均使用綁扎接頭,搭接長度40d,并按長度1/4接頭錯開。綁扎時為了控制鋼筋保護層的厚度,可沿圍圈模板掛設25的鋼筋短頭,卡在模板上口,間隔1.5 m放 置一根。為了控制水平鋼筋的綁扎質量,保證鋼筋間距,節省綁扎時間,可以在綁扎垂直鋼筋時,間隔布置一些梯格鋼筋。 3)鋼筋的焊接。對于環梁的水平鋼筋,采取焊接,可在環梁底部留置一道水平施工縫,將環筋穿過提升架,并將提升架橫梁與模板上口之間的水平鋼筋綁扎好后進行焊接,對于高出提升架橫梁的水平鋼筋,應預先穿過提升架臨時固定,隨滑升、隨就位綁扎(焊接),以確;俣。焊接采用單面搭接焊,焊縫長度不小于10d。 4.2 預埋件及預留洞、門窗洞口的留設與固定 1)預埋件的留設與固定。由于埋件大多集中在樓電梯間的墻壁上,可在模板上做標記,作為埋件平面位置的埋設依據,標高以提升架上的紅三角為基準量測。埋件固定采用電弧焊與結構鋼筋點焊牢固,鋼板面與模板面應間隔2 mm。模板滑過預埋件位置后,應立即清除表面的混凝土,使其外露。 2)預留洞、門窗洞口的留設與固定。對于方形的門窗洞口及預留洞,使用木框模法進行留設,每邊尺寸比設計要求大20 mm,厚度比模板上口尺寸小5 mm~10 mm,以利于滑升,防止框模被模 板帶起。邊框一律使用50 mm厚木板,支撐使用50 mm×70 mm的方木,對位于提升架位置處的洞口、框?煞侄畏糯。 4.3 混凝土攪拌、運輸與澆搗 現場設滑模專用混凝土攪拌站一座,以保證滑模施工時混凝土的足量供應。施工前應先做混凝土配合比試驗,攪拌時嚴格按配合比進行計量;^程中,水泥品種及標號不得變動。水灰 比小于0.5,坍落度控制在40 mm~60 mm。 4.4 模板的滑升 正;^程中,每次提升10個行程左右,高度要控制在200 mm~300 mm之間。提升開始時,先提升2個行程,觀察平臺的中心與筒壁垂直度的偏差情況,根據上一次扭轉的觀測結果,進行判斷分析,若偏差過大,須進行調整,再繼續提升。支撐桿過窗洞口時,要進行加固,即采用兩根支撐桿,下墊套靴,并用12短筋按300間距焊成三角形柱加固。每次提升后,應立即將彎曲失穩的支撐桿進行加固,對于正常的支撐桿,每間隔一層水平鋼筋與結構水平筋點焊牢固。支撐桿接頭滑過千斤頂后,應予以加固。 4.5 混凝土的養護 混凝土使用養護液養護。養護液品種可以采用氯乙烯—偏氯乙烯,養護液采用涂刷法,涂刷時需要掌握適當時間。一般在混凝土表面收水后開始涂刷,涂刷要均勻,不可漏刷。 4.6 偏差的調整 偏差分三種情況:1)千斤頂升差的調整(平臺水平的調整); 2)垂直度的調整;3)扭轉的調整。 平臺水平的調整一般與垂直調整結合進行。千斤頂的水平調整采取就高找平法,先使偏高的千斤頂不動,然后將偏低的千斤頂升高,使之趕上偏高的千斤頂。調整方法有兩種:一種是分組調整,根據千斤頂與油路的分組情況,使一組或數組千斤頂停止不動,然后將偏低的千斤頂一組或數組同時滑升,與最高的一組找平;另一種是單個調整,將每組內最高的一個千斤頂停止不動,然后各個偏低的千斤頂采用逐個單獨爬升的辦法,與最高的一個找平。垂直度的調整,一般可通過調整平臺的水平度來進行;写怪倍扰c平臺的水平度有著直接的關系。當筒體或樓電梯間出現向某側位移而發生垂直偏差時,操作平臺的同一側,一般會出現負水平偏差。因此,調整垂直偏差時,可將操作平臺的某側出現的負水平偏差調整為正水平偏差來糾正。 5 滑升模板的拆除 5.1 拆除順序 拆除內!鷥韧鈬、抽拔支撐→內吊架→內挑三角架,然后將提升架在內側橫梁處用焊彎的鋼管(48×3.5)連接成整體,接頭采用焊接,并清除影響提升架提升的障礙物,使提升架帶著外模板緩慢上升,并將支承桿與水平筋點焊住,當模板下口空提至外環梁施工縫下50 mm停止提升,將支承桿加固。 5.2 模具的拆除工作 拆除順序為:油路→內外模板→內外圍圈→外吊架方木鋪板→外挑架→外側欄桿安全網→提升架、千斤頂、外挑三角架、吊桿整體拆除。 5.3 拆除方法 拆除內模板時,先將圍圈與提升架的連接螺栓松開,然后逐塊拆除模板。最后拆除圍圈,圍圈拆除完畢后,拆除油拔支撐,拆掉的構件應隨時吊運塔下。內吊架拆除時,要先拆除鋪板,然后再拆除60 mm×90 mm方木,徑向的100 mm×100 mm方木待提升架整體拆除時在操作平臺上拆除。外吊架拆除方木鋪板即可,徑向的100 mm×100 mm方木隨提升架一起拆除。內挑三角架因在空提過程中要碰到[10鋼梁,因此,在提升過程中,內挑三角架過平臺時拆除部分方、板,操作平臺上拆除徑向的100 mm×100 mm方木和內挑三角架。提升架整體拆除前應將內側的圍圈模板拆除掉,用鉤頭逐榀吊出。
|
|
|
|